只要提到顺治帝,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两个关键词:独宠董鄂妃,以及年仅24岁早逝(或传闻出家为僧)。尽管顺治帝生命短暂,只活了24岁,并且情深独钟董鄂妃一人,他却育有十四位皇子和公主。然而,这十四位皇子公主中现货配资网站,顺治帝还特意收养了三位养女,她们皆是和硕亲王的女儿,身份尊贵:
- 固伦端敏公主:简亲王济度的次女
- 和硕柔嘉公主:安亲王岳乐的次女
- 和硕和顺公主:承泽亲王硕塞的次女
根据大清的封爵规定,亲王之女最高只能被封为郡主,但皇帝的亲生女儿身份更高,最低封为和硕公主,若品德声望极高,还能晋封固伦公主。比如康熙时期的固伦纯禧公主,本是康熙五弟和硕恭亲王的长女,康熙最初封她为和硕公主,并将她嫁给了科尔沁台吉博尔济吉特班第。后来雍正登基,晋封她为固伦公主。
展开剩余87%康熙收养亲弟弟常宁的女儿,是因为常宁尚无显赫功绩,康熙意在借此提升弟弟的地位并拉近亲情。同时,康熙前几位皇子公主多夭折,宫中幼子稀少,这也是他收养的原因之一。那么,顺治帝为何收养这三位养女呢?
---
尽管顺治帝名下有十四位皇子公主,但真正长大成人的却寥寥无几。他的皇子共八人,公主六人。皇子中,有四位夭折,四位活到了成年,包括福全、玄烨(即康熙)、常宁和隆禧。至于皇长子牛钮,据《清史稿》记载仅出生83天即夭折,但另一种说法认为牛钮并未夭折,而是因第一位皇后孟古青极度嫉妒,不得已将其送出宫中,牛钮从此不再返回皇宫,也未被认祖归宗,只在康熙六十年时曾现身参与治理黄河。雍正即位后,他被尊为嘉应观第一任道长。
公主的命运则更加凄凉,顺治帝共有六位公主出生,均出自福晋或庶妃,其中五位夭折,最长寿者也不过活到六岁。唯一幸存者是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,生母为福晋杨喇亥娘。她被称为翠花公主,从小聪慧,性格温婉贤淑,深得皇祖母孝庄太后的喜爱,堪称孝庄的掌上明珠。然而,身为公主的命运注定要被政治婚姻所束缚。
由于翠花公主是顺治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公主,孝庄太后没有将她远嫁蒙古和亲,而是留在京城。她十五岁时被封为和硕公主,嫁给权臣鳌拜的亲侄子瓜尔佳·讷尔杜。孝庄的此举,既是不忍爱孙远嫁,也是为了笼络权臣鳌拜。
但鳌拜的跋扈最终激怒了康熙,康熙八年便将其活捉,讷尔杜被牵连贬回盛京老家。翠花公主随夫迁往盛京。康熙念及与亲姐姐的感情,允许讷尔杜回京,但讷尔杜英年早逝。翠花公主在康熙二十四年病逝,年仅33岁,两人合葬于鳌拜家族墓地,得以厚葬。
这便是顺治帝唯一亲生公主的悲剧一生。尽管深受孝庄太后的偏爱,她依旧难逃政治联姻的命运,嫁给了权臣的侄子,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。由此可见,顺治帝收养养女的用意十分明显。
---
顺治帝虽然拥有十四位皇子公主,但真正长大成人的仅五位。皇室的公主从诞生起就肩负重要使命,要么联姻笼络下臣,如翠花公主所示,要么远嫁和亲,犹如固伦纯禧公主。顺治帝生的公主寥寥无几,为了维护皇室势力和朝政稳定,他抱养和硕亲王的女儿,视如己出,培养她们成为可以嫁出去建立联盟的皇室女子。
那么,这三位养女到底出身如何?
---
三位养女身份尊贵,必须从和硕亲王中甄选,且这些亲王均属皇室近亲,方能利于朝政安稳。
固伦端敏公主是简亲王济度的次女,她的生母来自孝庄文皇后的娘家——科尔沁草原,父亲为多罗贝勒绰尔济。端敏公主成年后被嫁回科尔沁草原,算是“还乡”亲族。绰尔济家族显赫,他的另一女儿是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,另一位则是淑惠妃。端敏公主出生于顺治十年六月,六个月后顺治帝废掉了第一任皇后孟古青。为维护与科尔沁草原的关系,孝庄太后将绰尔济两女接入宫中封妃,但顺治帝始终独宠董鄂妃。
顺治帝为保障皇室血统延续和政权稳固,不得不收养亲王女儿,既示恩宠,也为未来和亲布局。端敏公主身世尊贵,父亲济度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子,祖父舒尔哈齐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胞弟。身为简亲王嫡长女,加上孝惠章皇后的养女及顺治帝养女的身份,端敏公主血统极为纯正。她因地位显赫,从小养成了性格张扬跋扈的脾气,身居高位,傲视庶出的姐妹。
顺治十六年十一月,科尔沁王公入京觐见,端敏公主的婚事被定下,嫁给孝庄太后的亲哥哥满珠习礼的长孙班第。满珠习礼地位崇高,此婚姻门当户对。
康熙九年,端敏公主失去多位亲近长辈,身心俱疲。九月,她正式完婚,成为科尔沁草原家族的重要成员。班第继承亲王爵位后,端敏公主作为亲王福晋,无视长辈管束,成为家族和旗内权威。她张扬跋扈,与康熙关系紧张,但因姐弟情深,康熙未公开反目,只是通过政策暗示不满。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为和亲公主设置护卫长史名单,独独不见端敏公主名字。康熙四十九年,班第去世,其子罗卜藏衮布继承爵位。端敏公主虽至晚年依旧强势,甚至与异母弟雅布争执不断,康熙对她颇为反感。
不过,端敏公主与康熙之子雍正关系良好,雍正即位后削掉端敏弟弟雅尔阿江爵位,并晋封端敏为固伦公主。端敏公主能保持尊贵地位,一方面因她与家族不和,未支持当时被冷落的皇八子胤禩,另一方面则因她是雍正朝唯一健在的长辈公主。端敏公主终于雍正七年去世,享年77岁,经历了一生波澜却顺遂的皇室生活。
---
和硕柔嘉公主则是安亲王岳乐与其第二嫡福晋那拉氏所生。岳乐是努尔哈赤的曾孙,柔嘉公主一生也十分尊贵。她自幼被抱入宫中养育,养母为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。柔嘉公主的亲戚关系错综复杂:她的妹妹嫁给郭络罗明尚,所生女儿又成了康熙皇八子胤禩的妻子,由此胤禩成为柔嘉公主的外甥女婿。
岳乐在大清入关前是默默无闻的宗室子弟,入关后随肃亲王豪格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,被封安亲王。康熙时期,他参与平定三藩之乱,功勋卓著。
柔嘉公主的婚姻同样蕴含政治意味。她嫁给三藩之一靖南王耿仲明的孙子耿聚忠,这门婚事在她七岁时已定,是为笼络三藩、稳固清初政权而策划的。耿聚忠因此被封为和硕额驸,柔嘉公主于康熙二年正式下嫁。柔嘉公主在三藩之乱初期,康熙十二年即去世,年纪尚轻。
耿聚忠未参与叛乱,后归顺朝廷,安然善终。康熙二十六年去世,夫妻两人早早谢世,但他们的女儿耿氏嫁给了纳兰揆叙,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结为姻亲。
---
第三位养女是和硕和顺公主,承泽亲王硕塞之女。硕塞是顺治帝亲兄,皇太极第五子。和顺公主生于顺治五年,母亲辉发那拉氏,生后不久便被抱入宫中,由董鄂妃抚养,和柔嘉公主同样出自宠妃之手。
顺治十五年,和顺公主被指婚给三藩之一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,尚之隆获封和硕额驸。顺治十七年,和顺公主13岁时正式封公主并嫁入尚家。
虽然尚可喜是三藩之一,但其子尚之隆未受牵连。康熙打算裁撤三藩时,尚可喜主动请辞现货配资网站,获批准。尚可喜长子尚之信曾软禁父亲并协助叛乱,后被招安,平定叛乱,立下功绩,但因残暴被康熙
发布于:天津市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